七月中旬,本团队因暑假社会实践来到了三门祭冬的举办地附近,目的是调查“两创”方针下这个节气项目的传承发展现状。
因为一位队员的失误,我们需要重新制作队旗,而通过软件找到的打印店里没人。一筹莫展之际,附近的一位洗衣店老板发现了我们,并帮助我们联系到了店长,遗憾的是店长说她不能制作旗帜。随后洗衣店老板娘想了想说了个地址,让我们去那里,那边算广告街。和老板娘闲聊的时候,她知道了我们还没找到村委会的成员,于是让我们明天再来,她认识的一个买水果的阿姨的老公是村委会的,但是阿姨今天已经收摊了。
夜晚,路灯亮了,打下黄灿灿的光,道路两旁停满了汽车,我们带着兴奋回到了酒店。
第二天,按照昨晚的约定,我们再次去找到老板娘,遗憾的是那位阿姨的老公正在出差。我们就准备先发问卷,这时候水果店旁边店铺的叔叔说,你们可以去找妇女主任,那里一直有人。经历了一番交流,我们和妇女主任杨女士约定好了下午四五点的时候会去采访她。
这段空闲的时间,队员们开始了进入各个店铺分发调查问卷。过程中遇到了开眼镜店正吃着西瓜的大叔、刚巧休息好进入店铺工作的小姐姐。。。。。。甚至于有家开店卖面条的大妈,我们午饭在她家吃的时候,面端上来是满满当当的,小组里每个人都深知浪费可耻,但却没一个能吃完自己碗里的面的二分之一。吃完后我们向老板娘询问是否愿意帮我们填问卷。老板娘擦了擦手豪爽地答应了。答完后,她还让我们留下来几份,等会客人来了让他们帮忙写下。我们非常感谢,并且说好下午会来拿的。
和杨女士约定的时间到了,走着来到了妇女主任工作的小屋,杨女士满面笑容的接受采访。这结束之后正好是杨女士下班的时间,她于是提议用小电驴带一个同学去她家拿u盘,里面有三门祭冬的照片,刚采访她的同学于是在小电驴的后座上和剩下的人挥手告别。
除了刚走的那位同学,我们一路向那吃午饭的面店走去。里面有两位大姐姐正在吃饭,脸红扑扑的。老板娘擦着桌子和我们讲,答完的问卷在插座旁边的桌子上,但还有几份没有填完,诶,你俩帮人家填下,她这样对大姐姐们说着。姐姐们大笑着说,刚喝酒,能答吗,啥玩意额我不知道怎么办巴拉巴拉。我们边找着边回答。最后两位姐姐完成了问卷。
那位同学和我们汇合后,很开心,因为她了解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家在哪儿,我们明天就可以去采访,人已经联系好了。
到了第三天,遇到了点变故,传承人的家门窗紧闭着,于是同学又联系了杨女士。结果就是我们来到了人家家里做客,杨阿姨还问我们吃不吃饭,刚好她在做饭,我们笑着拒绝,但杨阿姨非常的热情,最后也只能无奈地说真得已经吃过饭了。后面还分了她们自己种的西瓜,每个人吃了好几块,瓜皮被阿姨拿走说喂鸭子。吃瓜的时候,有位老奶奶拄着拐杖来了。但一直和我们笑着说话的阿姨却在这位奶奶吃瓜的时候发火了。我们组有位懂方言的同学后来和我们发表了下她听下来的感慨:家里的老人闲不下来,会让村里的其他人误认为是家里的小辈不善待老人。
后面两位传承人都只会说方言,所以只能是懂方言的同学采访。被采访的老人家都健谈,大家聊了许久。结束后一路跟着我们防止我们走丢的杨女士问了些家常的问题,得知有位同学嗓子不舒服后,直接在路旁折下来了什么东西,让同学加些东西泡水喝,顺便还和我们指了这里到火车站的公交车。
第四天,大家起了大早,把昨天定制好的旗帜拿上,在这里拍下照片后各奔东西。
这里几天的生活,在热热闹闹的不同于高楼大厦的小街上,看着来来往往好似生活在桃花源记的人们,杨女士的话会淅淅沥沥的在脑中响起。虽然深怕会惊扰到这里的宁静,但真心希望这里可以发展起来,让大家生活的更好。(周关佳怡)